历史沿革

缘起

1895-1977

海外中华会馆的由来

在北美,几乎走到任何一个大一点的城市,都可以找到一所中华会馆。加拿大的第一间中华会馆于1885年(光绪11年)在维多利亚开馆,而温哥华的中华会馆开设于1895年(光绪21年),住在这两个地区的华人全部是中华会馆会员。

中华会馆当时的日常事务包括在法律纠纷中代表华人会员的利益以及运送去世会员的遗体返回中国。这些早期中华会馆的建立,主要是为了有效面对当地白人的各种反华情绪,因而获得了广大华人的拥戴,并逐步成为北美华人社会的最高权力机关。

但中华会馆问题也不少,梁启超1904年2月巡访美国加拿大时写下的《新大陆游记》一文中指出:

“吾见其各会馆之规条,大率皆仿西人党会之例,甚文明,甚缜密,及观其所行,则无一不与规条相反悖。即如中华会馆者,其犹全市之总政府也,而每次议事,其所谓各会馆之主席及董事,到者不及十之一,百事废弛,莫之或问。或以小小意见,而各会馆抗不纳中华会馆之经费,中华无如何也。至其议事,则更有可笑者。吾尝见海外中华会馆之议事者数十处,其现象不外两端:(其一)则一二上流社会之有力者,言莫予违,众人唯诺而已,名为会议,实则布告也,命令也。若是者,名之为寡人专制政体。(其二)则所谓上流社会之人,无一有力者,遇事曾不敢有所决断,各无赖少年,环立于其旁,一议出则群起而噪之,而事终不得决。若是者,名之为暴民专制政体。若其因议事而相攘臂、相操戈者,又数见不鲜矣。”

究其原因,中华会馆虽然自称代表全体华人,但实际上往往为少数人所控制,常常出现一派掌权另一派就不合作的局面。

尽管中华会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它毕竟是海外华人最具权威的华人组织,是华人社会的代言人,也是华人社会与中国使领馆之间的媒介。

华人联合会与仁爱会

渥太华华人一向团结友爱,目光远大,寻求共同发展,而不囿于个人家族的利益。1914年,谭均和黄贤英携手成立了华人联合会(United Chinese Association),促进渥太华华人共同发展。成立后他们便要求中国领事前往联邦政府交涉华人移民政策,1920年,他们响应多伦多反限制协会(Toronto Anti-Restriction Association),建立本地分支,抗议人头税。 

通过自愿捐助、义务工作、相互帮助等方式,渥太华300名华人先驱形成了强有力的华人社区。他们增加华人凝聚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组织华人前往比奇伍德华人墓园进行一年一度的扫墓活动,同时尽力为贫困华人排忧解难。据周强安(William Joe)与谭夏帼珍(Marion Hum)回忆,1925年,他们两家等一些老侨在比奇伍德墓园(The Beechwood Cemetery,老华侨叫必治活坟场)购买了四十个墓位,用来安葬那些没有亲人或无力支付的华人。 1930年代,周相家族、周在彦家族与谭氏家族团结在一起,成立了渥太华华人仁爱堂(Ottawa’s Chinese Benevolent Association,戴高禄论文英译本中为Chinese Benevolent Society)。这是一个华人社区的互助组织,照顾老弱病残及孤苦华人。

抗日战争期间,渥太华华人出钱出力,尽全力支援祖籍国的抗日战争。他们购买中国国债券,募捐买飞机,甚至直接回国参战。 抗战期间,大洋之间的民用交通被切断,致使许多老华侨“落叶归根”的想法无法实现,只好考虑在他乡寻找自己的最终归宿。仁爱会第二次在比奇伍德墓园又买了五十个墓位,并立了一座纪念碑。

这些规格统一平铺在地上的墓碑,如今被柏树墙环绕起来,称作“福荫园”。在福荫园之外,又建起了“怀远亭”。这些渥太华的华人先驱没有被岁月湮没,仁爱堂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渥太华中华会馆诞生

仁爱会,仁爱堂,以及抗日会这几个名称,说的都是同一个团体。抗日战争胜利后,仁爱堂筹得的款项还剩余3000加元。1958年,华人社区有人提议成立中华会馆。英文名称定为Chinese Community Association of Ottawa,这与其它地方的中华会馆不同,例如温哥华的中华会馆称为Chinese Benevolent Society。事实上,渥太华的中华会馆与世界各地的中华会馆并无直接关系,完全是一个独立的华人团体。

历史上渥太华中华会馆也曾于1977年8月参加过温哥华的全加中华会馆年会,但只是作为观摩,并非正式会员。参会代表回到渥太华后,表示并不赞同温哥华中华会馆通过的“承认中华民国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的决议。而温哥华中华会馆在拥蒋人士控制下因违背注册章程之宗旨及未依法选举,八名理事被告上法庭。1978年3月8日,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法院史密夫法官判决温哥华中华会馆于6月16日重新依法由温哥华全体华侨选举1978年度新理事。会馆方面上诉失败,于1978年10月29日在法官监督下重新选举,拥蒋人士全部落选。

弓木在《渥太华华人百年史》(8)中写道:“仁爱会的活动得到了渥太华广大华人的支持,于是就在这个基础上从1950年开始酝酿成立中华会馆。经过几年的努力后,渥太华中华会馆于1958年正式成立。由各侨社推出27名代表组成理事会,第一任主席是周日洪(Jack Sim)先生。”

1958年,中华会馆第一次理事会在周强安开办的国泰酒家召开。周日洪(Jack Sim)当选首任主席。当时渥太华中华会馆的骨干力量是在加拿大出生的第二代或第三代华人。旧会址一度在阿尔伯特街,会员几乎是清一色的餐馆从业人员,知识分子少之又少。当时加拿大社会对华人歧视仍然很深,由于工作性质的关系,一般华人多数白天睡觉,晚上才出来活动,所以白天很少能在街上看到华人。

中华会馆成立后,很快成为华人聚集之所。1969年由华人捐款购得吉尔莫街437号,中华会馆搬到新的会址。1982年,会馆迁往佛罗伦斯街(Florence St)80号。 渥太华中华会馆最初由当地华侨捐款建立,真正掌握这个组织的是几位第二代华侨,他们对政治毫无兴趣,从不介入或参与中国政治。创会之后,中华会馆从未悬挂过任何中国政府的旗帜,也未攻击过任何中国政府。

历届主席

按照近年来中华会馆的计算方法,会馆于1958年成立,每两届选举一届理事会,到2008年中华会馆成立50周年时,刚好第25届理事会届满,第26届理事会开始。然而倒推时发现其中许多年份出现了例外,这主要是由于每届选举的日期并不固定,有的甚至跨年。

中华会馆的宗旨

渥太华中华会馆的章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作出过很多修改。会馆成立之初,曾由基督教牧师担任执委,章程中也明文规定要推广基督教。到1970年代,有关基督教的内容已完全从会馆的章程中消失。

自成立之日起,中华会馆就表明自己是一个独立团体,并不附属或受其它团体的约束,经济上也完全独立。1977年,中华会馆再次强调在政治及宗教上保持绝对中立。

谭锦照担任中华会馆主席时,中华会馆制定了两个长期目标:一个是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华人社区健康发展,另一个是发展华人社区与加拿大其他族群的相互理解,特别要强调的是要考虑到所有加拿大人的利益。这两个目标至今对中华会馆乃至华人社区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渥太华中华会馆的简介在历史出现过不同版本,最近版本的基本内容如下: 

“加京中华会馆(Chinese Community Association of Ottawa)是成立于一九五八年的非牟利机构,旨在满足国家首都地区(渥太华-卡尔顿-赫尔地区)的社区文化和服务需要。成立初期,开会地点是在阿尔伯特街的国泰酒家。数年来,会馆职能多有增加。一九八二年迁入现址佛罗伦斯街(Florence St)八十号。 

中华会馆是一个开放的、非牟利机构,旨在促进国家首都地区的社区事业和利益。会馆致力于增进中国文化的了解,加强与其他民族的友好关系。会馆在宗教信仰与政治上保持中立。本会馆始终站在加拿大人的立场,以加拿大的利益为要。 

中华会馆共有二十七名理事,每两年公开选举一次。凡具有加拿大正式移民和公民身份,并在国家首都地区居住一年以上的华裔人士,均有资格选举与当选的资格。所有理事 都不领薪酬。 

中华会馆举办和赞助许多活动,例如一年一度的加京华人春节联欢会,艺术展览会,音乐会,乒乓球与网球锦标赛,围棋比赛,华胞郊游,探访住院老人,祭扫华人墓园,舞狮和武术班,为新移民办的英文版,为经济困难者办理免费葬礼,慈善筹款,政界候选人会议,以及反种族歧视活动等。会馆还每月出版《加华侨报》,定期制作加华电视节目,并且在建立渥太华中文学校、渥太华华侨服务处和日健康乐中心,以及为渥太华社区提供其他许多宝贵的服务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zh_CN简体中文